2025年度贵州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数字化记录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成功举办
6月17日至18日,“2025年度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数字化记录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在贵阳举办。
6月17日至18日,“2025年度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数字化记录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在贵阳举办。
7月3日,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2025大运河非遗旅游大会暨河和之契: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交流展示周”期间,首批山东省非遗盲盒项目正式发布。
小小竹编变身时尚包包,手工银器畅销海内外,传统绣品变为国潮服饰走上时尚T台……越来越多非遗代表性项目、传统手工艺依托各地建设的非遗工坊,在传统和现代中找到连接点,融入现代生活、吸引世界目光。
基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非遗研培工作实践,回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十年来的主要经验与成果,揭示非遗研培本质上是传承人群与教育机构“双向学习、共同探索”的过程,而其衍生的创新实践有效
6月18日上午,第九届(2025)“大匠至心”非遗传承发展杭州沙龙(包含青年沙龙)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学术报告厅举行。
6月14日,云南省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暨“七彩云南·非遗焕新购物月”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举行。
6月20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之“融合·共创”广东非遗正青春主题交流活动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成功举办。来自文化、艺术、设计、教育、科技以及非遗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社会代表、非遗传承
近日,第十一届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奋进共赴新时代青春无悔向未来——海淀区青年走·读环保科技园”活动顺利举行。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为了更好地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淄博高新区组织人事部动员各社区积极开展“家门口老年大学”互学互鉴活动,在展示办学成果的同时,鼓励更多人争做文化自信中的非遗传承者。
非遗的每一次精彩亮相、每一次引人瞩目,既是人们对技艺之美、匠心之美的再认识,对传统之美、生活之美的再感知,也是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