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发布:中国百个“独特风物”!淄博+1!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马蜂窝联合发布《中国风物报告》,其中,淄博琉璃上榜非遗传承类别,成了全国百大独特风物之一!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马蜂窝联合发布《中国风物报告》,其中,淄博琉璃上榜非遗传承类别,成了全国百大独特风物之一!
近日,2025年山东省非遗文创设计大赛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淄博在这次比赛中成绩斐然,共有26个作品斩获奖项,充分展示了淄博市非遗+文创的创新成果。
日前,走进澳门博物馆三楼,广州的灰塑作品《鳌鱼》、香港的粤剧戏服、澳门的葡萄牙瓷砖画等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60余个非遗项目、近200件非遗精品共聚一堂。
当扎根乡土的非遗技艺走进校园,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正在北京大学百周年大讲堂举办的“千潭映月:北京大学非遗传承与生态展”,为观众呈现了一场非遗传承与当代创新的对话。
日前,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在中国石榴博物馆开展“走近非遗 感知中国”文化体验活动
“80后”伊兵,是省级非遗琉璃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现任淄川振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9月16日上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召开。
8月19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吕群星以《设计思维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为题,为学员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
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训项目《中国刻瓷技艺创新人才培训》已进行近一个月。本期刊发授课教师作品欣赏。
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璀璨的灯光下,一顶灵蛇与蝴蝶交织的琉璃花冠成为焦点。这件名为《蝴蝶灵蛇花冠》的作品,出自“95后”淄博姑娘刘媛之手。
6月20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之“融合·共创”广东非遗正青春主题交流活动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成功举办。来自文化、艺术、设计、教育、科技以及非遗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社会代表、非遗传承
近年来,多地探索将非遗融入体育课。体育课不再只是增强体质的手段,更成为传承非遗的桥梁。非遗也不只是“进校园”,更是“在校园”。
6月21日晚,广东省中山市首届“非遗新活力,青春共传承”非遗少年才艺展示秀(简称“非遗少年展示秀”)决赛落下帷幕。
“琉光璃彩——淄博琉璃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已有近一个月的时间,“琉璃烧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淄博爱美琉璃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云浩谈及此事,仍然难掩激动之情
6月20日晚,在九寨沟演艺中心内,数字火塘火光摇曳,藏袍、羌服随舞步翻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穿透夜色。游客举着手机,争相定格这非遗与全息投影、人工智能互动交织的奇妙场景。
6月14日,云南省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暨“七彩云南·非遗焕新购物月”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举行。
5月20日,2025港澳山东周推介会的聚光灯下,一组流光溢彩的琉璃艺术品引得中外嘉宾驻足惊叹。
蜡染作为中国民间传统印染工艺,古称“蜡缬”,与扎染、镂空印花并称古代三大印花技艺。石关组的苗族同胞完整保留了这一古老技艺,以麻棉为载体,延续着蓝白交织的千年美学。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的御窑金砖厂,29岁的孙坚已在这里工作7年。他个子不高,衣着朴素,身上散发着文人的儒雅与秀气,难以想象这曾是一名干“苦力活”的砖雕工人。
近日,第十一届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奋进共赴新时代青春无悔向未来——海淀区青年走·读环保科技园”活动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