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非遗”的保护利用

发布时间:2017-12-09 16:49:5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了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指出在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应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传承和发展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战略关键点,进一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使其焕发生机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1.积极打造旅游品牌,满足大众新需求。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模式主要集中在博物馆模式、休闲演绎模式、主题公园模式、节庆活动模式等,开发模式较丰富,但仍缺乏区域性、主题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品牌,因此,应通过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精品品牌,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新需求,引领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通过积极打造非遗美食品牌、非遗演艺品牌、非遗节庆品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品牌提高旅游供给体系质量,通过完善旅游品牌上下游衍生旅游产业链进一步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同时积极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络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吸引游客主动参与非遗旅游的传播与营销,调动大众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积极性和关注力,通过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传播媒介的更新,刺激大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新需求中对于非遗旅游需求的释放。

2.创新应用科技手段,丰富保护新形式。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利用时,应兼顾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性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创新地应用科技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是新时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策略之一。可将VR、AR技术应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演艺模式当中,将旅游电子商务与非遗产品推广相结合,将智慧旅游与非遗开发相结合,使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新鲜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迸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3.加强非遗交流合作,增强国际新影响。新时代我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国际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新时代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注意结合“一带一路”契机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通过举行文化遗产旅游推介会、邀请国际旅游者体验我国非遗旅游、举办非遗特色展示交流会等形式进一步提升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学习不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经验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共同发展,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上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命运共同体。

4.深化开展精准扶贫,发挥旅游新作用。我国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地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地方,经济水平无法有效支撑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成为制约非遗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新时代我国将进一步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而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之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发挥旅游对非遗文化传承的作用。发展贫困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应注意积极借助国家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加强非遗文化遗产地贫困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深化旅游作为精准扶贫手段的作用。

我国目前已经出台4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录。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需要采取新策略,中国要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关键词: 非遗 新时代 习近平